圍繞都市圈建設,我國正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。自2021年開始,我國都市圈建設明顯提速,南京、福州、成都、長株潭、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先后獲批。這些都市圈正在成為科技創新的承載區、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田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。在核心龍頭城市的強力輻射帶動下,一小時通勤圈內城市的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,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速構建。
西安都市圈:多城協同抱團打通雙循環
2.06萬平方公里、常住人口1802萬人、地區生產總值1.3萬億元隨著《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》正式獲批,我國西北地區首個都市圈已然勾勒出雛形。從西安、咸陽奏響的雙城記到構建多城協同的都市圈,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的產業圈,從單兵作戰到群策群力的創新圈西安都市圈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,打通國際國內雙循環,發揮帶動輻射效應,成為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力量。
成都都市圈:落子成渝經濟圈先手棋
日前,四川省統計局發布了2021年成都都市圈數據。2021年,成都都市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25011.9億元,比上年增長8.6%,占全省的比重為46.4%,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比重達33.8%。
自開啟建設以來,依托成都市為中心,緊密聯系德陽、眉山、資陽三地,成都都市圈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落子先手棋。
長株潭都市圈:自主創新托起兩大先進集群
前不久,我國首列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磁浮3.0列車成功測試。這列外形炫酷、貼地飛行的磁浮列車,產自湖南省長株潭都市圈制造名城株洲市。
軌道交通與裝備制造,是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托起的兩大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。示范區成立以來,以敢為天下新的精神投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在超級雜交水稻、超級計算、深海、空天等領域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,研制出最強起重能力履帶起重機、硬巖盾構機等大國重器。